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100397
年份
2004
作者
詹恩勝
期號頁碼
30:43-48
標題 (書名)
雲南地區使用貝幣的歷史演變
刊物名稱
貝友 (The Pei-Yo)  出版者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關鍵字
 腹足綱(Gastropoda), 貝錢(Shell Money), 中國(China), 印度(India), 馬爾蒂夫群島(Maldives Is.), 亞洲(Asia), 非洲(Africa)
  • 主題:談雲南地區貝幣使用的歷史。
  • 貝類科名:腹足綱(Gastropoda)的寶螺科(Cypraeidae)。
  • 導讀:本文分為五段,來探討雲南地區使用貝幣的歷史演變。一、前言-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曾以海貝為貨幣使用,中國商、周也曾以海貝作為交易媒介。其間也以金、銀、銅、龜甲、珠玉、布帛等作為交易媒介。春秋時期以銅製貝幣及銅玦廣泛的流通,慢慢取代天然海貝,到了秦始皇改革幣制,明令禁止使用海貝做為貨幣。實際上,直到元明時期,貝幣在雲南等少數邊疆地區,仍有流通使用,直到十七世紀後期才告一段落。二、雲南地區歷代使用貝幣的情況-雲南地區有長達二千多年曾廣泛的使用貝幣,1955-1972年間,在雲南晉寧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先後出土700餘公斤,逾26萬多枚的貝幣。根據碳同位素測定,該貝幣在西元前550±105年即已經流通於雲南(約在春秋晚期或戰國時期)。出土的貝幣有「紫貝」和「環貝」兩類,紫貝僅兩枚,長4.8公分,貝頂紫色,可能是大型黃寶螺Cypraea moneta Linnaeus。環貝為金環寶螺Cypraea annulus Linnaeus(=環紋貨貝),一般長約2.6公分。雲南地區自春秋晚期開始使用貝幣,當時流通量很大,在雲南晉寧石寨山的古墓群(為戰國至西漢時期,滇王及王室貴族的陵寢),至唐代貝幣的流通更廣泛。《新唐書南詔傳》記述「雲南以繒帛及貝市易,貝者大若指,十六枚為一覓」。在宋代大理國時期,貝幣在雲南繼續流通。根據《證類本草》卷二十二引述《海藥》的記載「貝子,雲南極多,用為錢貨交易」。到了1276年,元代中央不得不在雲南「許仍其俗,以貝代錢」。如《雲南志略諸夷風俗》所記載,雲南地區「交易用貝子,俗呼作巴,以一為庄,四庄為手,四手為苗,五苗為索」。《元史世祖本紀》中記載「至元十九年九月己已,定雲南賦稅用金為則,以貝子折納,每金一錢,值貝子二十索」。到了明代,雲南貝幣進入最繁盛期。《滇略》指出,明代時「海內貿易皆用銀錢,而滇中獨用貝」。《明一統志》也記述雲南「交易用貝,俗呼作巴,王租賦亦用之」。在平時交易,也普遍使用貝幣。《皇朝通考錢幣考》在平時的商業交易中「民間日用多以海貝,而未嘗用錢」。明神宗萬曆年間,雲南地區更出現了兌換貝幣的金融機構「巴行」。直到1578年,雲南土司還以貝幣向朝廷納貢。貝幣的價值,在元初為2,000枚兌銀1,到明初則8,000枚兌銀1。明中葉以後,貝幣續貶。在大宗買賣還是要用制錢或白銀。清朝統治雲南後,發行新的制錢,貝幣就慢慢的退出市場。三、雲南地區長期使用貝幣的原因-自春秋晚期到清初,貝幣在雲南流通超過2000年,因為雲南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處於遲滯,經濟型態有自給自足的特色,在市場的交易物品種類與數量均不多,因此貝幣頗為適合雲南地區的日常交易活動,貝幣也適合保存及計數。明末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雲貴篇》中,曾指出「貝類簡易不欺,按枚數之,雖五尺童子,適市而不欺者,其以此耶!」,也描述了哈尼族通常「勤生儉用,積貝一百二十索為一窖」。死則囑其子「我生平藏貝若干矣!汝取某處窖中,餘留為來生使用」。可見貝幣在少數民族中的地位,即使到清末民初,也仍可見貝幣,即使完全退出市場,仍可見之於裝飾品或宗教信仰活動方面。四、十七世紀雲南貝幣流通的衰微-貝幣之所以退出雲南市場的流通,內在因素是漢民族的移民、雲南社會經濟本身的活絡發展和銅礦開採的放寬,以及外在因素的十七世紀國際經濟的變化。因為雲南貝幣來源是印度孟加拉灣的馬爾蒂夫群島所出產,同時歐洲人在西非的奴隸貿易,也使用東南亞的貝幣,造成海貝供給發生困難,貝幣成本攀升。如《天啟滇志藝文志》記載「民間貿易,海貝專行,販自廣南,價近騰湧,更苦於貴,無益以害有益」,貝幣就慢慢衰微了。五、結語-世界許多民族和地區,特別是亞洲和非洲,均有使用貝幣的歷史。繼以物易物的階段後,中國最古老的貨幣出現於商周時代,華北地區貝幣使用到戰國末期,雲南一帶貝幣則沿用到明末清初。
  • 詞:腹足綱(Gastropoda)、貝錢(Shell Money)、中國(China)、印度(India)、馬爾蒂夫群島(Maldives Is.)、亞洲(Asia)、非洲(Africa)。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