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200030
年份
1976
作者
蔡日炎(R. Y. Tsai)
期號頁碼
278:3-5
標題 (書名)
台灣蜆(虫剌仔之養殖)( The Corbicular culture)
刊物名稱
中國水產(China Fisheries Monthly)  出版者
關鍵字
 雙殼綱(Bivalvia), 淡水養殖(Freshwater Culture), 台灣(Taiwan)
  • 貝類科名:雙殼綱(Bivalvia)的蜆科(Corbiculidae)。
  •     讀:蜆俗名叫蜊仔,肉味清甜,浸調味料後佐餐,不但味美且能促進食慾,俗傳為黃疽病的食療佳品,因此深受大眾嗜食。以住台灣各地之河川灌排水圳都有台灣蜆(Corbicula fluminea棲息。近年來由於工業排出廢水及農田普遍使用農藥,灌排水圳又時常枯渴,以致產量顯著減少,相反的人口之增加及生活水準提高,消費量卻急速增加,以致有供不應求之現象,而使價格日漸昂貴。因此近年來有許多農民築池養蜆圖利。據說最早養蜆是在1516年前由彰化縣番婆莊之農民開始,以後中部地區陸績有零星農民放苗於農田、或灌排水溝。1961年台中清水鎮三田里的農民開始利用農田之灌排水溝放養。第一年雖然成功,但第二年因上游新設紙廠,排出廢水而全被毒死。因此間斷34年之久,直到1967年後因蜆之消費量增大而價高,農漁戶紛紛養蜆,甚至有利用魚池養蜆者。桃園地區利用淡水養魚之蓄水池混養成功後,便如雨後春筍的增加養蜆面積。目前僅中部地區新築池養蜆,面積即將近900公頃,其中彰化縣王功及寓埔地區利用海埔新生地養殖約600公頃,雲林縣麥寮鄉約300公頃,其他地區亦有零星築池養殖。(上述面積係本年47月本人調查時當地業者所告知) 。台灣養蜆雖然有十多年歷史,但以往養蜆多為粗放式,一般養殖者對蛻之習性瞭解不多,而且缺乏養蜆資料,以致目前之集約式養殖時常發生大且斃死的情形。為此本文特將養殖經驗及研究心得,如現養殖的病敵害的防治等,簡介俾供為參考。
  • 詞:雙殼綱(Bivalvia)、淡水養殖(Freshwater Culture)、台灣(Taiwan)。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