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貝類名錄
     查詢國際貝庫          查詢標本記錄
綱名
Gastropoda 
綱中文名
腹足綱
目名
Stylommatophora 
目中文名
柄眼目
科名
Achatinidae 
科中文名
非洲大蝸牛科
屬名 Achatina 屬中文名 非洲大蝸牛屬
學名 Achatina fulica 命名者 Bowdich, 1822
中文名
非洲大蝸牛  中國大陸名  
中文俗名或其他中文名
露螺 
同種異名
 
英文俗名
Africa Landsnail 
世界分布
南韓、印尼、越南(Khanh Hoa、 Ninh Thuan) 
台灣分布
台灣全島,台北縣平溪鄉十分瀑布,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好茶瑪家,花蓮縣玉里鎮,南投草屯,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新店市,南投縣,嘉義縣阿里山,屏東縣來義,恆春半島內文地區,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滿州鄉,花蓮縣太魯閣,金門金寧,金城,金沙,金湖,澎湖,龜山島
本種標本採集記錄
棲所環境
陸生、非洲大蝸牛是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溼環境中活動,所以喜歡在下雨及夜間活動。夏天或沒雨水時,會躲在陰涼的地方,且在殼口上做一層白膜(假口蓋),只餘一個小孔來呼吸,然後再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等到環境轉好後再出來。非洲大蝸牛一次可以產下三十到七百個卵,所以繁殖很快。 
型態特徵
殼中大型,是臺灣目前最大的陸蝸,殼圓錐狀,厚實,殼右旋,黃褐色底,深褐至紅褐色縱條色紋或不規則塊斑分佈其上,生長脈明顯。殼頂鈍圓,螺塔高,各螺層膨脹,縫合線明顯。殼口內白色,近唇緣赤褐色。臍孔被外翻軸唇遮蓋。腹足為黑褐色,也有白化的種類。大部分的非洲大蝸牛殼長為七或八公分,但也可達十五到十七公分。 
參考文獻
000014000025000109000122000116000132000133000191000216000225000227000229000244000265000274100016100021100040100064100070100370120090219004_06200001200003200117200121200139200155320090219045320090220002320090220003020090304003_01720090224017720090224019720090224022200142320110114006320121219002 
備註
常在下雨或早晨、傍晚有露水的時候出現,故俗名為露螺。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在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由在臺的日本技師下條久馬一自南洋引進,作為養殖食用,但由於繁殖太快,飼養者眾,被棄置於野外,而造成很大的農害,是相當值得警惕的環境與生態問題。 
點擊圖片以瀏覽大圖及更多圖片及生態照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