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100274 | Year |
1996 |
Author |
張昆煌(K. H. Chang) | Volume & Page |
22:49-51 |
Title (Book Name) |
再談形態多變的駝蝶螺 |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 Journal Name | 貝友 (The Pei-Yo) |
Keyword |
腹足綱(Gastropoda), 採集(Collection), 台灣(Taiwan) |
- 主題:介紹7種台灣的駝蝶螺。
- 貝類科名:腹足綱(Gastropoda)的駝蝶螺科(Cavoliniidae)。
- 導讀:在《貝友》14期,葉人驥先生曾對駝蝶螺加以介紹(請參考文獻編號:100145)。本文進一步說明如下,由於駝蝶螺殼輕且薄又透明,較容易被忽視,事實上,只要掌握每年4月前後,南方暖海流北上,因漲退潮在砂質海灘所留下來的潮線痕跡,利用太陽照射及貝殼的反光,可以容易的發現駝蝶螺。採集後,務必要與其他貝殼分開存放,底片盒是不錯的選擇,並且要裝些水,以防擠壓、碰撞而破碎。本文介紹在台北縣和美漁港採到的7種駝蝶螺。一、圓形駝蝶螺Cavolinia globulosa-所採集的圓形標本,多達7類,本種是最小的一類,殼長1-2mm。二、潛水艇駝蝶螺Cavolinia inflexe-造型非常流線。三、蜻蜓角駝蝶螺Creseis acicula-體型細長如針,可達40mm。四、企鵝駝蝶螺Creseis virgula-外觀像企鵝,通常在4月份前後發現。五、龜首駝蝶螺Cuvierina columnella-殼形如龜首。六、菱形駝蝶螺Clio pyramidata-殼菱形,殼身易破。七、三尖駝蝶螺Diacria trispinosa-殼形如學名,還有一類型是短尾型。除了上述7種之外,在大里蝦場尚有本科中最大型的栗色駝蝶螺Cavolinia tridentata和造型華麗的花箭駝蝶螺Clio cuspidata(林明輝先生曾在高雄外海採集過)。
- 關鍵詞:腹足綱(Gastropoda)、採集(Collection)、台灣(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