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100292 | Year |
1998 |
Author |
藍子樵(T. C. Lan) | Volume & Page |
24:5-6 |
Title (Book Name) |
霧煞煞的玉珠銀鐘螺 | ||
Publisher |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 Journal Name | 貝友 (The Pei-Yo) |
Keyword |
腹足綱(Gastropoda), 殼型變異(Shell Variation), 日本(Japan), 中國(China), 台灣(Taiwan) |
- 主題:介紹玉珠銀鐘螺的變異殼型。
- 貝類科名:腹足綱(Gastropoda)的鐘螺科(Trochidae)。
- 導讀:日本有玉珠銀鐘螺Ginebis argenteonitens (Lischke),產在日本北部。平瀨玉珠銀鐘螺Ginebis hirasei Taki et Otuka產在日本中部,而素面玉珠銀鐘螺Ginebis convexiusculus (Yokoyama)則產在日本南部近中國東海等3種。但是台灣的這三種,卻同時在相同的龜山島海域深度約百來公尺的沙底棲息(違反了亞種的命名規約)。這3種殼型區別如下,一、玉珠銀鐘螺-體螺層上有一排殼瘤,有的在次體螺層也有一排殼瘤,殼的變異也最多。二、平瀨玉珠銀鐘螺-每一螺層均有一排殼瘤,但愈上層愈不明顯。三、素面玉珠銀鐘螺-殼頂上的早期螺層有小殼瘤,其他晚期螺層均平滑而無殼瘤。本文認為每一種內的殼變異只是「小畸形標本」,而後2種則可視為是「大畸形標本」,因此可合而為一種【玉珠銀鐘螺】。
- 關鍵詞:腹足綱(Gastropoda)、殼型變異(Shell Variation)、日本(Japan)、中國(China)、台灣(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