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 台 北 地 區 介 紹 =
本書的調查研究區域包括:淡水河下游、新店溪、基隆河和東北角,研究區域介紹如下:
淡水河下游
位在台灣北部的淡水河流域,其東北方的大屯山及西北方觀音山位在河岸兩邊,東南方以阿玉山和紅葉山等與蘭陽溪為界。發源於品田山(標高3,529公尺,位於新竹縣及台中縣交界),由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三條主要支流組成,於台北匯合成一大河,稱為淡水河。主流全長約長158.7公里,流域面積約2,726平方公里,為台灣第三大河流,其流域範圍包含新竹縣、桃園縣、台北縣、基隆市,生活在此流域的人口約為六百五十萬人,約佔台灣人口的1/3到1/4之間。

新店溪
新店溪全長約82公里,流域面積909.54平方公里,整個流域以山坡為主(約佔89%),上游有兩條支流,南勢溪與北勢溪,至新龜山匯流成新店溪。南勢溪水源來自於塔曼山、拳頭母山,河長約45公里,流域面積約332平方公里。水源來自於三方向山和鶯子嶺的北勢溪,長約50公里,流域面積約310平方公里,河道在公館與大漢溪匯合後成為台北市南界,最後流至江子翠附近匯入淡水河。中游有景美溪匯入,景美溪上游發源於台灣雪山山脈北端的尾稜二格山系,也就是台北縣石碇鄉、平溪鄉一帶,主流長約28.1公里,流域面積約為114.95平方公里,流經台北縣之石碇鄉、深坑鄉、新店市、台北市文山區(包含木柵與景美)等﹐於台北市萬盛與新店溪會合。
新店溪上游環繞在雪山山脈之間,環境較少受到破壞,是台灣重要的水源保護地,大台北地區約有97%的民生用水來自於此。新店溪流域流經的行政區有:雙溪鄉、坪林鄉、石碇鄉、深坑鄉、台北市文山區、新店市、永和市、中和市、烏來鄉等地。

基隆河
基隆河發源於台北縣境內之菁桐山,河長約89.4公里,流域面積約490.77平方公里,由台北縣之平溪、瑞芳進入,經過基隆市的暖暖、七堵,再由台北縣的汐止附近進入台北市,經過南港、松山、內湖、中山、大同、士林、北投等地,共流經十三個鄉鎮。
源頭至三貂嶺附近為上游,三貂嶺附近至南港附近為中游,南港附近以下為下游。基隆河河道變化多端,除了河道反轉的狀況外,在河道有各種著名的地理景觀:十分寮瀑布、大華站至三貂嶺之間的壺穴地形、三貂嶺至瑞芳間的峽谷地形、菁桐坑至三貂嶺的階地地形等。
基隆河上游有許多重要的礦區,九份和金瓜石蘊含重要的金礦,平溪及瑞芳則有豐富的煤礦。而聚落都是沿著河道設立,因此鐵路、公路、倉儲、工業區、調度場、油庫、大型住宅社區等,幾乎佔了所有河谷內平坦的地方,而下游河道面貌多樣,這一個區域也進入台北盆地,為台灣現今最為繁華的地區之一。

東北角地區
本區域原歸屬於交通部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所管轄,行政院經建會於民國八十六(1997)年十一月十九日通過東北角國家風景區延伸至宜蘭海岸,並更名為「東北角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範圍延伸至宜蘭濱海地區,陸域面積11,751公頃,海域面積4,805公頃,總計16,556公頃,範圍北起台北縣瑞芳水湳洞,南界為宜蘭縣蘇澳鎮,行政區域分屬臺北縣的瑞芳鎮、貢寮鄉和宜蘭縣的頭城鎮、壯圍鄉、五結鄉及蘇澳鎮部分地區。
東北角海岸地景極為豐富,沿線可見到:散亂分佈在海蝕平台之間的礫石灘;鹽寮、福隆及大溪蜜月灣一帶的沙灘;三貂角到大溪和合興到北關皆連成帶的海蝕平台和豆腐岩與北關以南至龜山間的單面山。本區域在宜蘭海岸的特殊地景包括:溼地、沙崙、沙丘及冷泉等自然資源,另外台灣重要賞鳥據點竹安溪、蘭陽溪口等也含括其中,讓棲地多樣性更為豐富(請參看林務局出版的宜蘭地區貝類研究圖誌,巫與簡,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