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的分類

 我們常見的九孔、笠螺、寶螺 的大家族。從外表來看,它們在形態上有很大的差異,但基本的身體構造則是相同的,它們均有柔軟、光滑、濕潤而不分節的身體。主要由內臟團、外套膜及足部所構成(大部分種類也具有貝殼及頭部)。根據貝殼的數目、鰓的構造、神經的結構及體制的型式等重要特徵,目前較合理的分類系統是將軟體動物門分為八個綱。

  體呈細蠕虫狀,頭與軀幹可清楚區分,體後端有排泄腔,其內有一對羽狀鰓。無石灰質板及貝殼,但被有角質並帶有石灰質針狀棘的外皮。生活在較深的軟泥底環境海域,如毛皮貝(Chaetoderma)。

尾腔綱 (Caudofoveata)

溝腹綱 (Solenogastre)

  體亦呈蠕虫狀,有肥短形或細長形。口和排泄腔分別位於體之前、後端,但本綱的腹面有一縱溝,因而得名。無石灰質板及貝殼,但被有角質並帶有石灰質針狀棘。有的種類與珊瑚生活在一起,也可生活在較深的軟泥底環境海域,如中國南海的龍女簪(Proneomenia)。

  身體橢圓形,背面有八塊殼板,左右對稱,口與肛門分別在身體腹面的前、後端。有些種類的體背面還有角質層或石灰質的鱗片、骨針或角質毛。體腹面有大形的足,全部為海棲種類,主要生活在岩礁區的縫隙中。本綱物種俗稱為石鱉 (Chiton)。

多板綱 (Polyplacophora)

單板綱 (Monoplacophora)

  一九五二年丹麥探險船《銀河號》在中美洲哥斯達黎加西側太平洋,三千五百七十公尺的深海採到拾枚約三到四公分的笠形活貝。腹面有五對鰓及腎管,口與肛門分別在身體腹面的前、後端。直到一九五七年才被正式命名為新笠螺(或稱為新帽貝) Neopilina galatheae (Lemche, 1957)。這是早於三億五千萬年前,體有分節,但已經絕滅的古笠螺(Pilina)的近親,故被視為活化石。

  這是一小群兩端開口,殼呈象牙狀的底棲砂泥環境的海水性貝類。頭部退化,但足部發達呈錨形的圓柱狀,可以用來潛砂,通常是在砂泥灘海域環境生活。本綱物種俗稱象牙貝或角貝。

掘足綱 (Scaphopoda)

雙殼綱 (Bivalvia)

  種類約有一萬五千到兩萬種,具有雙殼,為本綱共同特徵。多數種類的鰓呈瓣狀,被稱為瓣鰓類﹔大部分的足為斧狀,也叫斧足類。本綱動物身體左右對稱,常見的日月蟶、牡蠣、文蛤、橫簾蛤、臺灣蜆、竹蟶及西施舌等,均是本綱常見的代表種,也是養殖的食用性重要經濟貝類。

  種類佔軟體動物門的四分之三(約八到九萬種),如九孔、笠螺、寶螺、蝸牛、蛞蝓及鳳凰螺等,因為腹面的足部非常發達,故而得名。本綱動物在幼生期會有扭轉(Torsion)現象,而形成左右不對稱。腹足綱幾乎遍布全世界,上自高山,下到深海﹔南、北極到赤道﹔淡水到海水的環境等都可發現。九孔、非洲大蝸牛等具有養殖潛力,食用經濟價值也很高。

腹足綱 (Gastropoda)

頭足綱 (Cephalopoda)

  具有發達的頭部及雙眼,頭部上長有八隻(章魚)、十隻(烏賊)或九十隻左右(鸚鵡螺)的觸腕,而真正的足則特化為本綱特有的“漏斗”。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大都能作快速而遠距離的游泳活動,頭足類產量也是所有水產漁獲中經濟價值最高的。


軟體動物門的代表性物種簡圖及其類緣關係
(改繪自 Salvini-Plawen and Steiner, 1996)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