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000219 | 年份 |
1995 |
作者 |
巫文隆、廖國焱、虞士貞 (W. L. Wu, K. Y. Liao, S. J. Yu) | 期號頁碼 |
19:21-25 |
標題 (書名) |
台灣雙殼貝類砷含量初步分析(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rsenic contents of bivalves from Taiwan) | ||
刊物名稱 |
貝類學報 (Bulletin of Malacology)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
關鍵字 |
台灣, 雙殼貝, 砷含量(Taiwan, Bivalvia, arsenic) |
- 貝類科名:雙殼綱(Bivalvia)的牡蠣科(Ostreidae)、簾蛤科(Veneridae)。
- 導讀:在自然環境中,魚、貝、介類被認為具有砷的生物累積能力。砷進入動物體內以後,估計有70-90%可經由消化管道吸收而累積在內臟。魚、貝、介類等水產經濟動物又是人類蛋白質重要來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文擬就台灣食用貝類中最重要的長牡蠣Crassostrea gigas與文蛤Meretrix lusoria,經由原子吸收光譜儀,來分析其體內砷含量。長牡蠣在鹿港區的砷含量為68.35-201.02 ppb;臺西海域為82.72-281.90 ppb;朴子海域為69.61-268.46 ppb;澎湖海域為48.26-143.29 ppb。文蛤的砷含量在鹿港區為47.99-170.20 ppb;臺西海域為93.57-348.85 ppb;而朴子海域為78.92-324.24 ppb。砷含量在軟體組織中以內臟團較高;澎湖長牡蠣軟體組織的砷含量均低於台灣西部海域產的長牡蠣。
- 關鍵詞:雙殼綱(Bivalvia)、食用貝類(Edible Mollusks)、砷含量(Arsenic Contents)、臺灣(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