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000235
年份
1997
作者
張寬敏、大久保皖司 (K. M. Chang, Kanji Ookubo)
期號頁碼
21:1-8
標題 (書名)
Hemiphaedusa buduiensis n. sp. (Pulmonata: Clausiliidae) of Taiwan(台灣產霧台煙管蝸牛(新種))
刊物名稱
貝類學報 (Bulletin of Malacology)  出版者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關鍵字
 Pulmonata, Clausiliidae, landsnail, n. sp., Taiwan(有肺類, 煙管蝸牛科, 陸貝, 新種, 台灣)
  • 貝類科名:腹足綱(Gastropoda)的煙管蝸牛科(Clausiliidae)。
  • 導讀:1993年,大久保皖司先生在屏東縣霧台鄉阿禮社採到三隻同種的煙管蝸,經外殼測量及解剖觀察:因其外殼中型,呈細長的紡錘形,體層有“J”型的腔襞像,經判定屬於台灣紡錘煙管蝸屬Hemiphaedusa之種類。但其殼口緣沒有顯出下軸板之緣故,除安通煙管蝸牛Hemiphaedusa antuensis外,異於台灣南部產所有的同屬種。唯一沒有顯出下軸板的南台灣同屬煙管蝸牛-安通煙管蝸牛的殼形更粗短,小型,螺層少,上腔襞更短,其閉板的末端有肥厚之圓狀結節及一凹痕,因此異於本種。另本種的腔襞像有更長,弧彎的上腔襞之緣故,本種除甲仙煙管蝸牛Hemiphaedusa arikangensis外,均異於台灣南部產所有的同屬種。但有同型上腔襞的甲仙煙管蝸牛的殼型更粗,下軸板顯出於殼口緣,閉板末端呈圓狀異於本種。而且有些甲仙煙管蝸牛其上腔襞短,不弧彎。故認為是新種,命名為霧台煙管蝸牛Hemiphaedusa buduiensis n. sp.本種的殼長24.4公厘,殼寬6.0公厘,外殼呈細長紡錘形,有1112層的螺層,殼表呈淡紫褐色及褐灰色,附微弱不整齊的斜線彫刻而已。殼口稍垂直狀,稍長的梨形。上板細,稍向外方弧彎,在殼內與螺旋板連結。下板高位,上半呈角錘形。殼口緣廣,白色,缺下軸板。體層之主襞長。上腔襞長,與向前斜走的月狀襞連結成為”J”型的腔襞像。上腔襞自月狀襞上端向後伸長之分,比向前伸長之三倍長而向上弧彎。下腔襞退化消失。閉板呈長舌狀,其基部柱側有一微弱刻痕,兩側緣平行而稍肥厚,末端部呈三角形,有肥厚的圓狀結節,但沒有任何凹痕。生殖器有精囊與精囊管總長度等長的憩室。齒舌式24+C+24,計約95排以上。由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所提供採自高雄縣桃源鄉藤枝(霧台的二十公里北方)的三隻煙管蝸,雖然比本種其下板位於更深部,但其腔襞像,殼口像及閉板形狀都大略與本種相同。殼表也呈淡紫褐色。因此可認為也是霧台煙管蝸牛。模式產地-屏東縣霧台鄉阿禮社(標高800公尺)。分布-屏東縣霧台鄉阿禮社及高雄縣桃源鄉藤枝。正模式標本(24.4x6.0 mm)保存於台灣博物館TMMT9738,副模標本I由張寬敏先生保存,副模標本II由大久保皖司先生保存。
  • 關鍵詞:腹足綱(Gastropoda),解剖(Anatomy)、齒舌(Radula),新種(sp. nov.),台灣(Taiwan)。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