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100249
年份
1995
作者
鄭豐洲(F. J. Jheng)
期號頁碼
21:11-13
標題 (書名)
文蛤潛砂行為之觀察
刊物名稱
貝友 (The Pei-Yo)  出版者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關鍵字
 雙殼綱(Bivalvia), 潛砂運動(Burrowing Locomotion), 台灣(Taiwan)
  • 主題:描述文蛤的潛砂行為。
  • 貝類科名:雙殼綱(Bivalvia)的簾蛤科(Veneridae)。
  • 導讀:文蛤買來,置於方形水桶(鋪5公分厚的1:1海邊砂與工地砂),觀察文蛤的潛砂行為,分為五期。一、閉殼期-取出文蛤時,會有一段時期緊閉雙殼。二、開殼期-不久文殼緩慢打開殼,伸出其水管。三、伸足期-伸出斧足,作波浪似的擺動。四、站立期-斧足抵住砂地,用力一擺,使身體瞬間站立起來。五、潛砂期-先漲大斧足,使在腹足周圍之沙土略微撥開,再縮小斧足,使身體往下潛,如此反覆動作,文蛤即能潛砂。
  • 備註:雙殼貝的潛砂行為,有幾個重點,本文完全忽略了,需要進一步的說明如下:所有的動作全由閉殼期開始接下來的動作是開殼期(入水管打開並伸出、出水管打開並伸出)伸足期(足部間歇性的伸出)水管關閉期(當足伸出到夠大時,出、入水管均先後關閉)閉殼肌收縮期(閉殼肌突然收縮,兩殼閉起來,使得軟體的體液流至足部,使足部膨脹到最大)收足肌收縮期(前後收足肌先後收縮,使殼產生「先向後、再向前」的擺動,稱為Rocking站立期(殼才能站立起來,站立之後,殼再打開,足自然縮小了,因為體液又回流到軟體去)。殼再打開、入出水管伸出、足再間歇性伸出、再關閉入出水管、迅速閉殼、足膨大、前後收足肌先後收縮、造成殼先稍微上提升、再全力下潛的上下擺動Rocking,就能一直下潛了,才完成雙殼貝的潛砂行為。
  • 詞:雙殼綱(Bivalvia)、潛砂運動(Burrowing Locomotion)、台灣(Taiwan)。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