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100316
年份
1999
作者
賴景陽(K. Y. Lai)
期號頁碼
25:23-33
標題 (書名)
台灣及西太平洋的法螺
刊物名稱
貝友 (The Pei-Yo)  出版者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關鍵字
 腹足綱(Gastropoda), 目錄(Catalogue), 太平洋(Pacific), 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 白令海(Bering Sea), 日本(Japan), 澳洲(Australia), 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菲律賓(the Philippines), 中國(China), 紐西蘭(New Zealand), 泰國(Thailand), 印度(India), 印尼(Indonesia), 庫克群島(Cook Is.), 大溪地(Tahiti), 南非(South Africa)
  • 主題:羅列46種台灣及西太平洋的法螺。
  • 貝類科名:腹足綱(Gastropoda)的法螺科(Ranellidae)。
  • 導讀:舊的法螺科名為Cymatiidae,分為Ranellinae亞科(起源於北太平洋,縱脹肋排列在貝殼兩側)及Cymatiinae亞科(比較原始,起源於古地中海,以Sassia屬最原始,縱脹肋相距240度或只有一個縱脹肋)。法螺多棲息於淺海的岩礁底,為肉食性貝類。本文介紹產於台灣及西太平洋的646種法螺,一、Gyrineum-斑馬翼法螺Gyrineum gyrinum (Linnaeus, 1758)(廣布於西太平洋,從南日本到北澳洲,台灣北海岸,但不產於印度洋)、褐瘤翼法螺Gyrineum bituberculare (Lamarck, 1816)(多發現在西太平洋的菲律賓和新幾內亞,台灣還沒發現)、白瘤翼法螺Gyrineum bituberculare forma cuspidatum (Reeve, 1844)(分佈於菲律賓、澳洲及印度,台灣北海岸的石門洞附近)、玫瑰翼法螺Gyrineum roseum (Reeve, 1844)(廣布西太平洋至南太平洋,從日本、台灣、菲律賓、澳洲乃至庫克群島及大溪地,台灣的北海岸、小琉球及綠島)、紫端翼法螺Gyrineum lacunatum (Mighels, 1845)(廣布印度-太平洋,從南非、東非、模里斯群島向東延伸到澳洲、菲律賓、台灣、日本乃至菲律賓,台灣主要在北海岸和東海岸、綠島、小琉球也有發現)、美珠翼法螺Gyrineum natator (Roeding, 1798)(廣布印度-太平洋,從東非、印度、印尼、台灣至日本,台灣東北角及恆春半島的岩礁淺海)。二、Biplex-翼法螺Biplex perca Perry, 1811(分佈於西太平洋,從日本到澳洲,台灣東北部外海及台灣海峽)、小翼法螺Biplex pulchra Gray in Sowerby, 1836(分佈於西太平洋,從日本到澳洲,台灣東北部海域及台灣海峽)。三、Fusitriton-俄勒岡法螺Fusitriton oregonensis (Redfield, 1846)(分佈於北太平洋,從北日本、白令海、阿拉斯加到南加州,不產於台灣)、網目法螺Fusitriton galea Kuroda et Habe, 1961(分佈於西北太平洋的日本至台灣,台灣東北海域的深海底,偶可撈到)、中途島法螺Fusitriton midwayensis Habe et Okutani, 1968(只發現於中途島,在台灣東北角的漁港發現)。四、Charonia-大法螺Charonia tritonis (Linnaeus, 1758)(廣布太平洋和印度洋,從東非、澳洲、日本、夏威夷到加拉巴哥群島,台灣的東北角和恆春半島的淺海珊瑚礁及各離島均有出現)、白法螺Charonia lampas (Linnaeus, 1758)(廣布全世界,包含地中海西半、歐洲西側、西非、南非、紅海、澳洲、紐西蘭及日本,但不見於熱帶海域如菲律賓、東南亞、印度、夏威夷等地均沒有出現,巴西非常稀少,台灣東部淺海是常見的)。五、Cymatium-象鼻法螺Cymatium (Lotoria) tororium (Linnaeus, 1758)(分佈於西太平洋的日本至澳洲,印度洋的東非洲,台灣北部淺海岩礁可發現)、黑斑象鼻法螺Cymatium (Lotoria) grandimaculatatum (Reeve, 1844)(分佈於紅海、印度、菲律賓至日本,台灣北部淺海可發現)、大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pyrum (Linnaeus, 1758)(分佈於印度洋的東非洲、紅海、印度乃至於西太平洋的澳洲、日本、菲律賓、夏威夷,台灣北部淺海岩礁可發現)、肉唇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sarcostomum (Reeve, 1844)(分佈於印度、菲律賓、澳洲、夏威夷,台灣的東海岸亦有發現)、丹氏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dunkeri (Lischke, 1868)(分佈於日本,北台灣、新喀里多尼亞和澳洲,但菲律賓和新幾內亞沒有發現,台灣北部淺海頗稀少)、狗頭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cynocephalum (Lamarck, 1816)(從西太平洋的菲律賓、澳洲到印度洋的東非洲,大西洋南半的巴西、加勒比海和西非洲都有發現,台灣海峽的南方偶有發現)、褐唇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testudinarium (Adams et Reeve, 1850)(分佈於菲律賓、新幾內亞及印度洋,台灣海峽的南方偶有發現)、深溝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caudatum (Gmelin,1791)(分佈於西太平洋,從日本至澳洲,也發現於泰國,台灣南部海域可以發現)、鳥頭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encausticum (Reeve, 1844)(分佈於日本、台灣至菲律賓,台灣北部淺海可以發現)、玉女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gutturnium (Roeding, 1798)(分佈於西太平洋,從台灣以南至北澳洲,在夏威夷及印度洋也略有發現,台灣海峽南部的淺海可發現)、玉口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springsteeni Beu, 1987(分佈於日本、菲律賓、台灣海峽、印度至紅海)、秀美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exile (Reeve, 1844)(分佈於台灣海峽以南的西太平洋、菲律賓、新幾內亞及北澳洲,印度洋的紅海)、中華象法螺Cymatium (Ranularia) sinense (Reeve, 1844)(分佈於西太平洋,從日本、南中國海至澳洲,在台灣海峽可發現)、菲氏瘦法螺Cymatium (Reticutrition) pffeifferianum (Reeve, 1844)(廣佈於印度-太平洋,從台灣海峽至北澳洲,在印度洋從東非洲至紅海,最近在巴西也發現)、紅口法螺Cymatium (Gutturnium) muricinum (Roeding, 1798)(分佈於太平洋,從日本至澳洲,從菲律賓到夏威夷,甚至加拉巴哥斯群島和巴拿馬,印度洋從南非、東非到紅海,大西洋從加勒比海、巴西到西非洲,台灣的東海岸、恆春半島及澎湖群島的岩礁海岸可發現)、黑齒法螺Cymatium (Monoplex) parthenopeum (von Salis, 1793)(長久以來,台灣和日本均用Cymatium parthenopeum echo Kuroda et Habe,但是Beu (1998)建議合為一種。分佈於太平洋的台灣東北角以北至日本,也發現於澳洲和紐西蘭,在夏威夷稀少,印度洋的東非洲至阿拉伯灣,大西洋從地中海、西班牙、西非洲至南非、或從美國東岸到巴西,均有發現)、金口法螺Cymatium (Monoplex) nicobaricum (Roeding, 1798)(分佈從日本到澳洲,從南非到夏威夷,從佛羅里達到巴西,台灣多發現在恆春半島的岩礁淺海)、毛法螺Cymatium (Monoplex) pileare (Linnaeus, 1758)(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從日本到澳洲,從南非到夏威夷,但不出現在大西洋,台灣各種岩礁海岸常發現)、矮毛法螺Cymatium (Monoplex) aquatile (Reeve, 1844)(廣佈全世界熱帶海域,台灣各種岩礁海岸常發現)、金毛法螺Cymatium (Monoplex) intermedium (Pease, 1869)(主要產於夏威夷群島,不產於台灣)、紀伊法螺Cymatium (Monoplex) exaratum (Reeve, 1844)(分佈於西北太平洋及西南太平洋,台灣東北部淺海岩礫底可以發現)、蜜蜂法螺Cymatium (Monoplex) vespaceum (Lamarck, 1822)(廣佈印度-西太平洋,從南非洲至菲律賓,從台灣至澳洲,棲息於淺海岩礁)、多彩法螺Cymatium (Monoplex) comptum (Adams, 1855)(廣佈於印度-太平洋,從南非至夏威夷,從台灣海峽至澳洲)、小白法螺Cymatium (Monoplex) mundum (Gould, 1849)(分佈很廣,從南非至夏威夷,從台灣至澳洲,在加拉巴哥斯群島及美國東南,台灣多發現於岩礁海岸)、寶石法螺Cymatium (Monoplex) gemmatum (Reeve, 1844)(分佈於西太平洋,從日本到澳洲,但菲律賓很常見,台灣的岩礁海岸可發現)、瘦毛法螺Cymatium (Monoplex) tenuiliratum (Lischke, 1873)(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從東非至菲律賓,從日本至印尼和新喀里多尼亞,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可發現)、厚唇法螺Cymatium (Turritriton) labiosum (Wood, 1828)(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從南非洲至夏威夷,從日本至澳洲和紐西蘭,在大西洋從美東到巴西都有發現,台灣的恆春半島岩礁海岸可發現)、豔紅美法螺Cymatium (Septa) rubeculum (Linnaeus, 1758)(分佈從東非到夏威夷,從日本到澳洲,台灣各岩礁海岸可發現)、金色美法螺Cymatium (Septa) hepaticum (Roeding, 1798)(分佈從東非到夏威夷,從日本到澳洲,台灣各岩礁海岸可發現)、金帶法螺Cymatium (Septa) flaveolum (Roeding, 1798)(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的菲律賓,台灣東北角岩礁海岸偶發現)、鶉法螺Cymatium (Linatella) cutaceum (Lamarck, 1816)(分佈從日本至澳洲和紐西蘭,可在台灣海峽發現)、燈籠法螺Cymatium (Gelagna) succinctum (Linnaeus, 1758)(分佈從紅海到夏威夷,從日本至澳洲,也發現於西非和巴西,台灣北部淺海可以發現)。六、Sassia-半扭法螺Sassia semitorta (Kuroda et Habe, 1961)(主要分佈於日本至菲律賓,可在台灣東北及西南海域發現)。本文並針對1995年,胡忠恆與陶錫珍的《台灣現生貝類彩色圖鑑》中,有關法螺科的部分,提出本文作者的修正意見。
  • 詞:腹足綱(Gastropoda)、目錄(Catalogue)、太平洋(Pacific)、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白令海(Bering Sea)、日本(Japan)、澳洲(Australia)、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菲律賓(the Philippines)、中國(China)、紐西蘭(New Zealand)、泰國(Thailand)、印度(India)、印尼(Indonesia)、庫克群島(Cook Is.)、大溪地(Tahiti)、南非(South Africa)、非洲(Africa)、美國(USA)、中途島(Midway Is.)、加拉巴哥群島(Galapagos Is.)、地中海(the Mediterranean)、西歐(West Europe)、紅海(the Red Sea)、巴西(Brazil)、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巴拿馬(Panama)、西班牙(Spain)、台灣(Taiwan)。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