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100340 | 年份 |
2000 |
作者 |
巫文隆(W. L. Wu) | 期號頁碼 |
26:26-28 |
標題 (書名) |
頭足類知多少(About Cephalopods) | ||
刊物名稱 |
貝友 (The Pei-Yo) | 出版者 | 中華民國貝類學會 (The Malac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 |
關鍵字 |
頭足綱(Cephalopoda), 化石(Fossil), 菊石(Ammonite), 齒舌(Radula), 目錄(Catalogue), 帛琉(Palau), 台灣(Taiwan) |
- 主題:介紹頭足類的知識。
- 貝類科名:頭足綱(Cephalopoda)的鎖管(Squid)、墨魚(Cuttlefish)、章魚(Octopus)、鸚鵡螺科(Nautilidae)。
- 導讀:本文分成八部分,介紹頭足類的知識,一、頭足類的足是漏斗-頭足類的名稱不是正確的,長在頭上的附屬器官稱為腕,腕是由外皮組織特化而成,真正的足是位於頭部與胴體之間的腹面,特化形成管狀的漏斗Funnel,漏斗的功能是噴出墨囊中的墨汁、排出外套腔內的異物、主導頭足類運動的方向、以及生殖產物的出處。二、頭足類的角質顎和齒舌-頭足類的口球內部是由一對幾丁質的角質顎Jaw和齒舌Radula所組成。角質顎因為像鳥嘴,又稱為喙。齒舌也是由幾丁質所組成,每排齒舌是由一枚中央齒,兩側各有三枚側齒組成,其齒式為0.3.1.3.0.。三、頭足類的殼-頭足類的殼,有很多樣化。鸚鵡螺類和捲殼烏賊具有石灰質的外殼,鸚鵡螺類外殼的內部有35個左右的氣室。烏賊類具有石灰質鈣化的內殼,俗稱海膘鞘。槍形類只具有幾丁質內殼。八腕類連幾丁質內殼都退化消失。四、鎖管與魷類-具十腕,腕上具有柄的吸盤,胴體呈長圓錐形,具有幾丁質的內殼,因此運動速度相當快,是相當重要的漁獲來源。五、墨魚與花枝-具十腕,腕上具有柄的吸盤,胴體相當寬,又具石灰質的內殼,游泳較烏賊類為慢。六、章魚與船蛸-具八腕,腕上具無柄的吸盤,內殼退化,甚至於消失,然而雌性的船蛸能分泌卵囊殼。七、頭足類的化石群-五億年前古生代的直角石、古鸚鵡螺及中生代的菊石、箭石等,都是頭足類的化石群。八、鸚鵡螺-頭足類中最原始的一群,也是唯一具有外殼的頭足類。目前已紀錄的現生鸚鵡螺有7種。鸚鵡螺Nautilus pompilius Linnaeus、深臍鸚鵡螺Nautilus macromphalus Sowerby、廣臍鸚鵡螺Nautilus scrobiculatus Lightfoot、大鸚鵡螺Nautilus repertus、小鸚鵡螺Nautilus stenomphalus Sowerby、帛琉鸚鵡螺Nautilus belauensis Saunders, 1981、蘇祿鸚鵡螺Nautilus suluensis Habe et Okutani, 1988。
- 關鍵詞:頭足綱(Cephalopoda)、化石(Fossil)、菊石(Ammonite)、齒舌(Radula)、目錄(Catalogue)、帛琉(Palau)、台灣(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