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
200049 | 年份 |
1986 |
作者 |
蕭泉源、孫寶年(C. Y. Saio and P. N. Sun) | 期號頁碼 |
397:27-31 |
標題 (書名) |
魷魚利用現況與展望 | ||
刊物名稱 |
中國水產(China Fisheries Monthly) | 出版者 | |
關鍵字 |
頭足綱(Cephalopoda),食品科學(Food Science), 阿根廷(Argentina), 紐西蘭(New Zealand), 日本(Japan), 西班牙(Spain), 加拿大(Canada), 美國(USA), 台灣(Taiwan) |
- 貝類科名:頭足綱(Cephalopoda)的魷魚(Squid)。
- 導 讀:我國魷漁業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1984年產量已達5萬3千多公噸。因阿根廷外公海福克爾群島附近的漁場開發成功,1985年魷魚產量將超過8萬噸,甚至有業者估計可超過10萬噸。由於產量的劇增,魷魚產銷結構勢必發生變化並將面臨新的衝擊,如何拓展市場(如日本、西班牙、加拿大、美國等國)已成為今後非常重要的課題。在加工利用方面,必須協助業者解決魷魚利用之技術問題,開發各項新產品,以突破現有之傳統素乾魷魚產品的消費型態,促進產品的多樣化,以利內外銷市場之拓展。台灣有3種主要魷漁獲種類,一、赤魷Ommastrephes bartrami-體大肉厚,不適合曬乾,是製魷魚絲、片的最佳材料。二、紐西蘭魷Nototodarus sloani-水分高,適合生鮮消費。三、阿根廷魷Illex argentinus-以曬乾製品為主。
- 關鍵詞:頭足綱(Cephalopoda),食品科學(Food Science)、阿根廷(Argentina)、紐西蘭(New Zealand)、日本(Japan)、西班牙(Spain)、加拿大(Canada)、美國(USA)、台灣(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