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列出此文獻提及的貝類物種
編號
200068
年份
1979
作者
鄭森雄、許順堯、王果行(S. H. Jeng, S. Y. Hsu, K. S. Wang)
期號頁碼
18(1):1-10
標題 (書名)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aiwan's Oysters and Clams.(台灣牡蠣與文蛤之化學組成)
刊物名稱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集刊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Zoology, Academia Sinica)  出版者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
關鍵字
 雙殼綱(Bivalvia), 化學組成(Chemical Composition), 台灣(Taiwan)
  • 貝類科名:雙殼綱(Bivalvia)的牡蠣科(Ostreidae)、簾蛤科(Veneridae)。
  •     讀:由於養殖水域之終年水溫在 15℃30℃之間,臺灣的牡蠣Crassostrea gigas成長頗速,通常養殖 7~8個月即可上市。此種養殖狀況與緯度較高地區之牡蠣大不相同。臺灣的文蛤Meretrix lusoria平常係養殖於較淺之沙灘,其生活環境與牡蠣極為相似。為知在此種狀況下,養殖牡蠣與文蛤之化學組成,乃自臺灣主要養殖區域,分七個採樣站,由19764月至19772月,每隔二個月採購剛剝殼之牡蠣與剛上市之文蛤,分析其中水分、蛋白質、肝醣、脂質及灰分之含量。由實驗得知臺灣上市牡蠣之個體極小,其肉在1.181.73g;臺灣上市之文蛤,其帶殼之全重在 9.027.5g,平均值為 16.5g。不論牡蠣或文蛤,4月至9月間之重量皆大於10月至2月間者。由不同7個採樣站採得牡蠣之化學組成大致相似。在一年之中,牡蠣之水分為81.2187.54%,在固形物中:蛋白質含量為 48.4368.35%,脂質 7.1512.89%,肝醣為 0.2013.64,灰分為 10.37~18.02%。牡蠣化學組成之特徵為蛋白質含量較其他地方產者為高,肝醣含量較低。在 67月,牡蠣之肝醣含糖達到最高量,而在十二月底為最低量。由肝醣含量之變化,可推測牡蠣產卵期間約為6個月,自9月至次年2月。文蛤之一般組成大致與牡蠣類似,其水分含量為78.97~84.89%,在固形物中:蛋白質含量為44.2668.82%,脂質為2.106.3 0,肝醣為0.35~12.22%,灰分為 11.95~21.03%。但是文蛤各種組成因季節之變化遠低於牡蠣。在一年之中,牡蠣之平均一般組成為水分 84.98%,蛋白質8.61%,脂質 1.02%,肝醣0.71%,灰分1.92%,文蛤則為水分81.31%,蛋白質 11.01%,脂質0.83%,肝醣0.64%,灰分3.08%。由7月至9月初,牡蠣較大,較肥,且含有較多量之蛋白質,因此,最適合上市。文蛤可能以夏天較美,因其肝醣含量較多。在4月至9月,為何牡蠣與文蛤較大,且肝醣與灰分含量較多,與夏季有甚多河水流至養殖場,可能有極為重要之關係。
  • 詞:雙殼綱(Bivalvia)、化學組成(Chemical Composition)、台灣(Taiwan)。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