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貝庫
綱名 |
Bivalvia | ||||
綱中文名 |
雙殼綱 | ||||
目名 |
Pterioida | ||||
目中文名 |
鶯蛤目 | ||||
科名 |
Ostreidae | ||||
科中文名 |
牡蠣科 | ||||
屬中文名 |
巨牡蠣屬 | ||||
學名 |
Crassostrea echinata | ||||
命名者 |
Quoy et Gaimard, 1835 | ||||
中文名 |
棘牡蠣 | 中國大陸名 | 刺刺牡蠣 | 中文俗名 |
|
同種異名 |
vitrefacta Sowerby, 1871 | 英文俗名 |
|||
分布地區 |
台灣、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 | ||||
世界分布地點 |
浙江、福建、廣東、香港、廣西北部灣、海南印尼、馬來西亞、越南(Khanh Hoa、 Binh Thuan)廣東南澳、上川島、寶安、外羅、潿洲島、北海、海南島三亞等地、本種為暖海種、分佈於紅海安培那、日本及中國東海和南海 | ||||
棲所環境 |
棲息於潮間帶岩礁區。 | ||||
型態特徵 |
殼表紫褐色、黃褐色、黑色等不規則板狀突起。左殼比右殼突起且大,並固著於礁石中,於殼表具有許多不規則長短不一的棘。閉殼肌為腎臟形,位於後腹緣中央,殼內白色,無刻紋。 | ||||
參考文獻 |
000105、200001、200015、200018、200019、200065、200084、200114、420090220047、420090220067、420090220079、620090220105、200142720090224019、720090224020_03、720090224022、張璽等1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