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貝類名錄
查詢世界常見海貝資料庫      查詢國際貝庫          查詢標本記錄
綱名
Gastropoda 
綱中文名
腹足綱
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目中文名
原始腹足目
科名
Neritidae 
科中文名
蜑螺科
屬名 Nerita 屬中文名 蜑螺屬
學名 Nerita albicilla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中文名
漁舟蜑螺  中國大陸名  
中文俗名或其他中文名
畚箕螺、錦蜒螺 
同種異名
 
英文俗名
Ox-palate Nerite 
尺寸
22mm 
世界分布
分布於臺灣北部海岸、東北角海域、東部、南部的岩礁區及各離島的岩礁海岸。西洋島、南海、南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Khanh Hoa、 Quang Ngai、 Ha Tinh)、阿拉伯東部 (all) 
台灣分布
南沙太平島,花蓮石梯坪,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台北縣淡水,台北縣石門鄉,台北縣野柳,台北縣鼻頭角至宜蘭縣大溪,台北縣跳石,台北縣龜吼,基隆市,宜蘭縣石城,宜蘭縣蘇澳,花蓮,屏東縣南灣,台南縣,澎湖大倉島,澎湖東部海域,澎湖北部海域,蘭嶼,綠島,台北縣白沙灣海岸,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龜山島,花東海岸,花蓮縣大港口,屏東縣東港,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東沙島,南沙群島,小金門,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高雄市柴山海岸,馬祖
本種標本採集記錄
棲所環境
棲息在潮間帶的岩礫底,常常是群聚在一起,以微小的藻類為食,夜間比較活動。夏秋之間,常在石礫上產下許多細小的卵囊。所產下的卵囊為橢圓形或圓形,白色或淡黃色,直徑約為二毫米,經過數週即可孵化。 
型態特徵
貝殼呈現半球形,螺塔低平,體螺層佔絕大部份,殼表有細縱紋肋,但縫合線淺而不明顯。殼表黑色底,有大小不一的白色雲斑或條紋,偶而有淡紅色條紋。殼口面寬平,殼口半圓形,呈現白色微黃,軸唇處的滑層發達,有三個左右的小齒突起,另有大小不等的顆粒密布。口蓋為石灰質,呈現半圓形,內側有一鉤狀突起能強而有力地將口蓋封閉於殼口上,以防鳥類、甲殼類或其他動物的侵襲。 
參考文獻
000008000027000058000088000102000151000170000273000274000277100048100059100123100166100298100315100318200001200002200007200008200009200013200014200015200016200017200018200019200020200021200022200023200024200081200084200123320090220003420090220146200153420090223015_03720090224017720090224018720090224020_02720090224022200142720090224024020100608001_06320101025001320110119003320121219004 
備註
臺灣的蜑螺科以漁舟蜑螺Nerita albicilla Linnaeus, 1758數量較多,通常以鹽漬處理作為食用。 
點擊圖片以瀏覽大圖及更多圖片及生態照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台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除另有註明, 本網站之內容皆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授權條款授權